癌症的基本成因
癌細胞是由於人體暴露在致病的環境、毒素或其他的惡性因素裡,而使得正常細胞變異。正常來說,細胞應該要複製,癌細胞也是如此。若癌細胞沒有被免疫系統發現和殺滅,它們就會倍數分裂,最終形成癌症腫瘤。
癌症可以簡單總結為,因為人體免疫系統下降,而導致無法在不正常的細胞生根時,及發展成為成熟的癌症前消滅它們。
實際上,人體每天都充斥著多達數十萬的新癌細胞,如果免疫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,這些癌細胞就不會造成傷害。但,如果並不是這樣,癌症腫瘤就會出現。
事實上,從農藥化肥污染、基因改造有機體、抗生素濫用、手機和電磁場干擾、加工食品反式脂肪等,都會形成致病因素和干擾人體自然的抗癌過程,使得癌細胞逐漸成形。此外,不良的生活作息晚睡,欠缺運動及工作壓力等因素,也會加癌速腫瘤的生成。
預防勝於治療
「營養」是預防癌症的最關鍵因素
要積極地預防癌症,關鍵就是要實行一種全面的抗癌生活方式,其中包括3大主要元素,即身體、心智和心靈。
一般而言,「營養」是預防癌症的最關鍵因素,因為食物是身體用來修復及維護細胞、建立免疫力、產生能量和阻擋疾病的原料。如果沒有攝取足夠「對的食物」,或攝取太多「錯的食物」,身體就會容易發生功能性衰竭。
其實,健康的行為,牽涉到的不只是飲食習慣,也包含「思考模式」及「心靈成長」。例如當人們意志消沉、一蹶不振,或是在生活中負面情緒過多時。換句話說,我們除了對的飲食選擇外,只有在良好的「思考模式」及「精神狀況」下,才能保護身體免於患病。
資料來源:癌症的真相-作者 Ty M Bollinger(泰.波林吉)